“粽”享美味 哪些人要少吃?|最新快讯


(相关资料图)

粽子虽然好吃,也需要科学食用,那怎么样吃粽子才会健康?吃粽子有什么讲究呢?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王俊珊21日表示,对于平素胃肠功能不佳的人,如果要吃粽子的话,最好放在两餐之间吃;如果做不到,中午吃为宜,千万不要把粽子当早餐或夜宵。

因为糯米不易消化,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,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,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、食道炎的患者宿病复发。而且粽子粘度高、缺乏纤维质,不易消化,同时夜间人体消化功能处于低峰期,所以睡前两小时最好也不要吃粽子。即便再喜欢吃粽子,也要尽量避免空腹或夜间吃,特别是作为夜宵吃。

粽子的主料是糯米,含有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、膳食纤维及钙、磷、铁、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,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具有补中益气、养胃健脾、固表止汗等作用。王俊珊表示,但每逢端午,消化内镜医生总能遇上几个由于咀嚼不完全而被囫囵吞下、嵌顿在食管内的糯米团子或者一大块完整的肉馅。每每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,就需要通过急诊胃镜化解。大多数情况,医生通过胃镜都能顺利地将食糜捣碎使其滑入胃腔内自然消化,可一旦食物嵌顿在食管入口处或者咽喉部,刚好卡在气道入口的位置,就有可能引发窒息甚至死亡。因此,粽子对于咀嚼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或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来说,建议切碎食用,或者不食用。

目前市面上的粽馅五花八门,什么小龙虾粽、榴莲粽、辣条粽等等,不过粽子本身是一种“三高”食物:高糖、高盐、高热量,一次不宜食用过多。

对于患有胆囊炎、胆囊结石和胰腺炎的病人来说,建议不要选择那些过于油腻,脂肪、蛋白含量过高的粽馅。除了传统的肉粽、咸蛋黄粽之外,什么小龙虾粽、海鲜粽都是属于此类粽馅。另外,烹煮方法也很重要,除了传统的蒸煮之外,有些人还特别喜欢将粽子过油炸后食用,这无异于火上浇油,很可能诱发急性胆囊炎、急性胰腺炎。还有那些热量特别高的粽馅,包括榴莲馅或者各种水果、蜜饯类粽馅,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一颗粽子的热量大大超标,因此吃粽子前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血糖,在血糖控制较好的情况下,可以浅尝一下,但最好也不要一次吃完一整颗粽子。

对于哪些人不能多吃粽子,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(上海市眼科医院)眼科主治医师王旌亦提醒 ,糖尿病、高血脂、高血压、冠心病患者需要适当控制吃粽子的量。王旌解释,在糖基化的过程中,糖会与蛋白质或脂质不可逆地结合,产生一种复杂的分子,被称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(AGEs),而AGEs的累积会加速眼睛的衰老,不仅会诱发白内障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,也与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各种全身疾病有关。

首先,AGEs容易在晶状体中异常堆积可能诱发白内障。AGEs容易和晶体蛋白发生交联,通过在赖氨酸或精氨酸残基之间形成共价键,导致晶状体中的蛋白质互相积聚,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,增加了光散射,导致晶状体混浊和混浊,从而诱发白内障的发生。

其次,AGEs可通过多种途径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和进展。AGEs会增加活性氧产生诱导氧化应激。AGEs会和相应受体结合,激活炎症通路。AGEs会修饰和交联蛋白,改变细胞外基质,降低血管弹性。AGEs会破坏自噬功能,导致毒性聚集体积累,导致视网膜神经元退行性变。AGEs会激活生长因子,促进异常新生血管和纤维化。

注: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!

编辑:陈静

标签:

x 广告
如何使用刨丝器不伤手(刨丝器怎么用)

使用刨丝器的时候常常会伤到手指,别着急,教你一招,使用刨丝器时不会

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在德国柏林举行

当地时间6月20日,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于德国柏林举行。论坛

广东要签30分魔兽,球霸任骏飞留队,赵睿的交易已定,上海1进1出

广东要签30分魔兽,球霸任骏飞留队,赵睿的交易已定,上海1进1出,任骏

《圣诞美味,写进礼盒》——30种简单甜点创意,学生反思活动教案|世界要闻

圣诞节有很多值得喜爱的地方,包括在假期前的几周内每天全天吃甜点

每日速递:黄河2023年汛前调水调沙启动

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(欧阳易佳)据水利部消息,黄河主汛期临近,结合

小鹏的掉队危机何解?

6月6日,小鹏汽车官博宣布,林志颖成为小鹏G6的“品牌智友”。据介绍,

8428培育过程_8428 天天新资讯

1、不是,目前没有转基因的西瓜。2、8424应该是杂交手段培育的,类似杂

世界讯息:小米手机怎么恢复到出厂设置_小米手机怎么抢

1、至少提前30分钟,清空手机内存,关闭所有软件(一定要彻底退出),将

匈牙利语学什么课程及毕业薪酬岗位去向 就业前景怎么样

匈牙利语学什么课程及毕业薪酬岗位去向就业前景怎么样?下面小编就具体

香港中文大学世界排名(香港中文大学)

香港中文大学世界排名,香港中文大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
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亚洲都市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  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